普京最不想看到的事发生?11万俄军久攻1年打不下这座城,关键时刻,特朗普也没了办法

Connor 欧意交易平台 2025-07-21 2 0

据界面新闻报道,俄新社援引卢甘斯克地区负责人的话称,俄军已完全控制该地区,同时在顿涅茨克“焦点战场”红军村方向集结11万兵力。这个面积仅数十平方公里的村镇,为何成为俄乌冲突的新风暴眼?从战场态势看,俄军此举绝非偶然。

红军村位于顿巴斯核心地带,是乌军在顿涅茨克西部的最后防线。这里不仅是铁路与公路的交汇点,控制着乌军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向东部输送弹药的生命线,还连接着托列茨克、恰希夫亚尔等战略要地。军事专家张学峰指出,若俄军拿下此地,向西可威胁乌克兰相邻州,向北能切断乌军其他据点的后撤通道。更关键的是,该地区蕴藏丰富碳矿,乌克兰冶金工业40%的原材料依赖于此,控制红军村将直接打击乌经济支柱。这种“一石三鸟”的战略价值,解释了俄军为何不惜投入相当于顿巴斯战场三分之一的兵力。

普京最不想看到的事发生?11万俄军久攻1年打不下这座城,关键时刻,特朗普也没了办法

普京(资料图)

俄军的进攻策略展现出显著变化。不同于2022年的大规模装甲突击,此次采用“无人机+小股分队”战术:先用光纤制导无人机实施侦察和精确打击,再以50至100人的步兵小组渗透乌军防线,配合远程炮火压制。这种战术使俄军在6月下旬的两周内,沿铁路线向红军村推进8公里,外围定居点诺沃赫迪夫卡、格罗季夫卡相继失守。值得注意的是,瓦格纳集团在此次进攻中扮演重要角色。尽管其创始人普里戈任已身亡,但其残余力量仍以“囚犯兵团”为核心,通过“6个月服役换取自由”的承诺,在前线实施自杀式冲锋。

面对俄军攻势,乌军防御体系暴露出致命弱点。据乌方消息,红军村一线仅部署6个旅约2.5万兵力,且装备严重不足:士兵需发射十余发炮弹才能摧毁一辆俄军坦克,无人机数量仅为俄军的五分之一。更糟糕的是,乌军指挥系统存在严重问题。斯特尔年科等开源情报人士披露,乌军司令部通过“微操”手动分配任务,导致部队轮换混乱,阿夫杰耶夫卡失守的悲剧可能在红军村重演。尽管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从附近抽调2000人增援,但与俄军的兵力对比仍达1:5。

普京最不想看到的事发生?11万俄军久攻1年打不下这座城,关键时刻,特朗普也没了办法

展开全文

普京(资料图)

国际社会对局势发展高度关注。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4日宣布对俄实施“极限施压”,威胁若50天内未达成和平协议,将对俄征收100%惩罚性关税,并通过北约向乌提供“爱国者”导弹系统。这一政策看似强硬,实则暴露美国外交的困境。特朗普执政初期曾试图以“交易外交”换取停火,却因俄方坚持领土诉求而失败。如今的“北约埋单”模式虽让德国、芬兰等国承担80%的武器采购费用,但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直言,要求乌克兰割让领土的做法“等同于投降”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美国军工企业借此大幅增加“爱国者”导弹产能,采购目标从3376枚上调至13773枚,订单价值超13亿美元,这种“战争财”逻辑让国际社会对美国动机产生质疑。

战场之外,冲突的影响正外溢至全球。联合国数据显示,2025年6月平民伤亡达三年峰值,俄乌双方的“后勤绞杀战”导致黑海粮食出口再度中断,推高全球小麦价格12%。朝鲜向俄提供的1200万枚炮弹和3万后勤人员,进一步改变战场力量平衡。这种“代理人战争”的长期化,使特朗普不得不承认:“这场冲突比我想象的更复杂,结束它需要远超军事手段的智慧。”

普京最不想看到的事发生?11万俄军久攻1年打不下这座城,关键时刻,特朗普也没了办法

普京(资料图)

红军村的战火,折射出俄乌冲突的深层困局。对俄罗斯而言,拿下此地是实现“顿巴斯一体化”的关键一步;对乌克兰而言,守住这里关乎国家存续。而对国际社会来说,这场消耗战的终点仍遥不可及。当特朗普在白宫宣称“美国将领导和平进程”时,前线士兵的鲜血正浸透顿巴斯的土地。战争的残酷现实证明,任何脱离地缘政治现实的解决方案,都难以真正终结这场欧洲大陆的现代悲剧。

评论